
中国版“”之摩尔线程智能科技(北京)股份有限公司披露科创板上市招股意向书,发行人股票简称为“摩尔线程”上尚策,扩位简称为“摩尔线程”,股票代码为“688795”,该代码同时适用于本次发行的初步询价及网下申购。
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初步询价日为2025年11月19日,申购日为11月24日。
中国版“英伟达”——摩尔线程披露科创板上市招股意向书,发行人股票简称为“摩尔线程”,扩位简称为“摩尔线程”,股票代码为“688795”,该代码同时适用于本次发行的初步询价及网下申购。
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初步询价日为2025年11月19日,申购日为11月24日。


本次报考上市,摩尔线程计划募资80亿元,将用于新一代自主可控AI训推一体芯片研发项目、新一代自主可控图形芯片研发项目、新一代自主可控AISoC芯片研发项目,以及补充流动资金。
作为国内高端AI芯片领域极为稀缺的领军企业,摩尔线程自2020年成立以来,始终专注于全功能GPU的自主研发与设计,
基于其完全自主研发的MUSA统一系统架构,摩尔线程率先实现了单芯片同时支持AI计算加速、图形渲染、物理仿真和科学计算、超高清视频编解码的技术突破。凭借“图形+AI”的双线技术突破,摩尔线程不仅成为国内全功能GPU的先行者,更成功将其产品应用拓展至广阔的企业级与消费级市场。
此外,昨日,另一家中国版“英伟达”,沐曦集成电路(上海)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注册也获得了证监会正式核准!
沐曦股份成立于2020年9月14日,由陈维良、彭莉、杨建联合创立,其中陈维良作为公司创始人、董事长兼CEO,通过直接和间接持股合计控制公司22.94%的表决权。
招股书显示上尚策,公司专注于AI训练推理、通用计算与图形渲染的全栈GPU研发,并自研了GPU IP架构、MXMACA软件栈以及MetaXLink互联技术。
其产品矩阵包括“曦思”N系列、“曦云”C系列和“曦彩”G系列。
其中核心产品“曦云”C500系列在2024年2月量产,截至目前尚不足两年,却贡献了主营业务收入的97.28%。
截至2025年3月,沐曦的GPU累计销量已超过25000颗,下一代基于国产供应链的曦云C600系列已于2025年7月回片。
根据招股书信息,沐曦股份拟发行不超过4010万股,计划募集39.04亿元资金,将主要用于新型GPU研发等项目,以加速 “曦云”C600/C700等新一代产品的迭代。
两家中国“英伟达”对比:

摩尔线程与沐曦股份是国产GPU领域的两家代表性企业,以下从多个维度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:
一、技术路线与产品定位
摩尔线程:主打“全功能GPU”战略,产品覆盖AI智算、专业图形加速、桌面级图形加速及AI SOC芯片等领域,致力于构建统一的软件生态体系,兼容CUDA生态,降低开发者迁移成本。其游戏显卡MTT S80是国内唯一可流畅运行《黑神话:悟空》的国产显卡,AI智算卡MTT S5000的FP32算力达32TFLOPS,超过英伟达2020年发布的A100。
沐曦股份:聚焦高性能通用GPU,主攻AI训练与推理市场,产品包括训推一体芯片曦云C系列、推理GPU曦思N系列等。其曦云C500的FP32算力为15TFLOPS,虽低于摩尔线程S5000上尚策,但已应用于多个智算集群,且曦云C600实现全流程国产化生产,支持大模型训练。
二、商业化进展
营收规模:2024年,摩尔线程营收4.38亿元,沐曦股份营收7.43亿元,沐曦营收规模略高于摩尔线程。2025年上半年,摩尔线程营收7.02亿元,沐曦股份营收9亿元左右,双方均保持高速增长。
客户结构:摩尔线程客户集中于北京、庆阳、杭州等算力枢纽项目,前五大客户占比98.16%;沐曦股份客户覆盖互联网、金融、政务等多行业,前五大客户占比约60%,客户结构更分散,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。
在手订单:截至2025年9月,摩尔线程洽谈客户预计订单超20亿元,沐曦股份在手订单达14.3亿元,双方均处于商业化加速阶段。
三、研发投入与财务状况
研发投入:2022-2024年,摩尔线程累计研发投入38.1亿元,沐曦股份累计研发投入22.48亿元,摩尔线程研发投入更高,但沐曦股份研发费用占收入比更高(120%以上),反映其技术密集型特征。
亏损情况:摩尔线程近三年累计亏损近50亿元,亏损呈逐年收窄趋势;沐曦股份近三年累计亏损约33亿元,亏损幅度仍在扩大,但沐曦股份通过多轮融资保持现金储备充足,2025年第一季度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56.93亿元。
四、生态建设
摩尔线程:自研MUSA架构,支持AI计算、图形渲染等多种场景,通过MUSIFY工具实现CUDA代码迁移,开源Torch-MUSA等工具链,吸引PyTorch开发者,生态兼容性较强。
沐曦股份:软件栈MXMACA兼容CUDA,但开源时间较晚(2025年2月),生态成熟度相对较低,图形渲染产品尚未成熟,生态覆盖范围较窄。
五、市场前景与风险
市场前景:双方均受益于国产替代需求,AI算力市场增长迅速。摩尔线程全功能GPU布局更广,长期生态潜力较大;沐曦股份专注AI训练推理,技术专精,短期商业化能力较强。
风险因素:摩尔线程客户集中度高,单一项目波动可能影响业绩;沐曦股份依赖单一产品(曦云C系列),且面临供应链风险(如预付账款余额较高)。此外,国产GPU整体仍面临与英伟达CUDA生态竞争、先进制程受限等问题。
总结
摩尔线程与沐曦股份各有优势:摩尔线程生态广度强,产品线丰富,长期发展潜力大;沐曦股份技术专精,商业化落地快,短期业绩增长显著。两者均处于国产GPU发展的关键阶段,未来竞争将围绕生态建设、产品性能和商业化落地展开。
邀请报名(报名倒计时)
EDA技术大会 11月18日 上海 免费
胜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